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如何让昭通36.24万群众搬迁后能扎根?

    信息发布者:昭通野鸡
    2020-04-28 17:29:45    来源:昭通日报   转载

    “让人搬到人该呆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2018年以来,昭通市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工程,下大力气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生存在贫困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由此展开了一场足以改写历史的大迁徙。

    作为脱贫攻坚重要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全市36.24万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诸多民生问题,面对如此规模之大的搬迁如何“搬得出、稳得住”?昭通没有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发展特色产业、开展贴心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让群众挪出了“穷窝”,也要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扶贫车间”建到家门口

    “搬得出”是关键,“稳得住、能致富”是硬道理。

    2020年春节前夕,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陆续建成,昭通贫困山区的群众迎来一轮又一轮“搬家”高峰,住进崭新的房子。而与此同时,安置区不断完工的“扶贫车间”,更是让搬迁群众服下了一颗“定心丸”,日子从此更有盼头。

    3月5日,在昭阳区靖安安置区,随着最后一根横梁稳稳嵌入楼顶,该安置区“扶贫车间”首栋厂房顺利封顶。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跨县安置区,其承载着来自昭阳、大关、永善、彝良、镇雄、盐津等5县1区4万余人的搬迁任务,与之配套建设的8.1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3亿元的“扶贫车间”也在火热的施工当中。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主任周廷昆告诉记者,目前已有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安置区,届时因家庭、身体、年龄和意愿等原因不能或不愿外出务工群众的就业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这只是昭通“扶贫车间”建设的一个缩影。而此前,全市各地都在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蓄势发力——

    入驻昭阳工业园区的昭通讯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投入生产以来,已吸引了数百名群众在车间内务工。“来这里打工,试用期每天60元,过了试用期每月2200元工资,还有全勤奖金、加班费,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易地扶贫搬迁户刘自琴开心地说。而为了扶持扶贫车间,昭阳区出台了相关措施,要求各乡镇党委坚持“成熟一家、建设一家”,落实“保姆式一包到底”的服务保障措施。目前,利用村组活动场所建设的98个扶贫车间均已创收,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4300多人。

    在永善县工业园区的“扶贫车间”,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的一台台缝纫机有序摆放,“嚓嚓”作响。30余名工人正在赶制各类服装。这是该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招商引资建起的“扶贫车间”。来自细沙乡石坪村的苗族群众韩金忠,熟练地踩着缝纫机踏板推送布料,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刚到公司学习20多天的“新手”。韩金忠是搬迁到红光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他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如今他抬腿就能够在家门口上班。

    “目前,在这里上班的搬迁群众有30人,等红光新区厂区建成后,就会有400多人到公司就业。”公司经理刘永霞如是说。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近年来,在“扶贫车间”建设中,昭通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激励、转移就业、互利双赢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制度管理、提供政策保障、加强支部引领、加大招商引资,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企业壮大、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特色产业“富养”一方人

    易地扶贫搬迁,要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增收困难,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

    “群众搬迁到哪里、产业就要发展到哪里”。昭通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下功夫打造苹果、马铃薯、竹子、天麻、花椒、特色养殖“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的脱贫新图景不断展现于乌蒙大地。

    种好三棵“摇钱树”。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全市各级干部群众的精心呵护下,苹果、竹子和花椒,已成为全市覆盖面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摇钱树”。“半城苹果满城香”,让400万吨优质苹果成为全国塔尖上的10%;竹产业迎来发展春天,新建标准化竹产业基地100万亩、低效竹林改造100万亩的“双百目标”正在成为现实;“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鲁甸23.5万亩花椒种植惠及2.9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刨出地下“金元宝”。昭通把天麻产业作为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来培育,在提品质、树品牌等方面狠下功夫,天麻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2.3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8.02万亩,产值从2.4亿元增加到41亿元,助推2万余户10万余人脱贫。昭通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依靠“龙头企业+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全新模式,走出了“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现代产业发展之路,近300万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重现新“薯”光,照亮了昭通百姓的脱贫之路。

    抓好特色养殖。昭通具有良好的高原特色养殖业发展禀赋,黄牛、乌金猪、云南半细毛羊、盐津乌骨鸡、威信白山羊等畜禽种质资源享誉省内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目前,市级以上涉牧重点龙头企业有98家,年加工产值约15亿元,屠宰加工企业29个,年屠宰加工畜禽45.2万头只羽;现有养殖业专业合作社3098个;累计建成省级标准化规模场505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5个,特色养殖让群众绽开幸福笑颜……

    搬得出、稳得住,产业支撑最靠谱。不务虚功,真抓实干,全力打造“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昭通用行动诠释了习 近 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也为全市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了最鲜活的样本、最生动的实践。

    “贴心服务”解民忧

    从老高山搬进城,地理落差带来的心理落差,无疑让搬迁群众感到了种种“不适”。只要这些因素存在,挪出“穷窝”的群众就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稳得住”。

    从山区“直过”到城市,如何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中群众在思想、工作、生活、发展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就成了摆在全市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在昭阳区靖安安置区,73岁的曾友付正陪着孙子一起到安置区管理服务中心开具入学健康证明。他说:“过去,我们生病也不敢看,一是穷,二是离医院太远,现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真是太好了!”

    曾友付是今年元月从永善县墨翰乡箐林村花苗寨搬到靖安安置区滨江社区的。刚搬进新居几天,靖安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就为他做了免费的健康体检,得知自己的身体检测都正常,曾友付开心极了。

    搬迁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作为安置区管委会主任,周廷昆每天的工作日程都被填得满满当当。分片、挂栋、包户,他带领安置区干部职工从搬迁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情入手,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优质服务。他说,下一步,安置区重点聚焦搬迁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功能配套,促进“人”和“物”的改变,让靖安新区成为社会治理和文明实践的典范!

     “您好,我是郑老师,初三年级定于今天下午分4批办理入学,需要家长提供户口册、选房确认书原件、复印件……”4月8日上午10时,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们正在为入学工作紧张地忙碌着。该安置区新建4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涉及学生8026人。为保障安置区适龄学生及时入学,该县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搬迁群众“稳得住”,基础设施不可少。这仅只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方面。只有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入手,为他们提供全方位、零距离优质服务,才是最终实现“稳得住”关键之关键。昭通锁定的搬迁对象有36.24万人,集中安置点达28个,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有8个、4万人左右规模的有2个、跨县安置人数7.69万人,相当于新建8个集镇、2座中等县城。面对如此庞大的安置区和民生事务系统,只有拿出百分之百的力气,才能真正让搬迁群众“身”安“心”更安。

    全市各级干部凝聚“一条心”、统筹“一盘棋”、树起“一面旗”、用好“一把尺”,通过组织引领,成立服务管理中心,开设便民服务窗口,由教育、卫计、民政、人社、公安等部门派驻干部进入安置区,帮助群众操家理务,为群众讲解生活安全常识,和群众一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群众多办事,让群众少跑路,通过一系列后续管理服务工作,群众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服务搬迁户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

    “搬到安置区这段时间,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心里暖暖的。”69岁的苟进敏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段话,歪歪扭扭的字迹里充溢着幸福和感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看到,随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出行、用水、看病、上学等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搬迁户生活条件正在不断得到改善。让群众搬迁之后再“扎根”,踏踏实实过上好日子。这一切,不正是我们对习 近 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功能配套,保障就医就学,加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强化综合治理,确保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安居乐业”的最好诠释吗!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